古代酒的酿制方法
我国古代酿酒方法十分传统保守,没有现代的科技化机器,据勘察发现,早在3000多年前,我国古代就已经出现了酒曲这种酿酒用的原料,酒曲酿出的酒酒香维很浓,回味绵长。据研究表明。古代是通过蒸煮粮食然后加入酒曲进行发酵酿酒的,这种传统的酿酒手法酿出的酒相较当今社会各种名声颇为响亮的名牌酒也毫不逊色,甚至还有很多古代酿酒工艺流传至今,在现今社会的酿酒行业仍旧在发光发热。 古代酒的酿制方法: 现代人们所熟悉的蒸馏酒分为“白酒”(也称“烧酒”),“白兰地”,“威士忌”、“伏特加”,“兰姆酒”等。白酒:中国特有,谷物酒蒸馏而成;白兰地:是葡萄酒蒸馏而成的;威士忌:是大麦等谷物发酵酿制后经蒸馏而成的。兰姆酒:是甘蔗酒经蒸馏而成的。 蒸馏酒与酿造酒相比,在制造工艺上多了一道蒸馏工序,关健是蒸馏器。蒸馏器的发明是蒸馏酒起源的条件,但也可能用来蒸馏其它物质,如香料,水银等。 蒸馏酒起源于东汉:上海博物馆收藏了东汉时期的青铜蒸馏器。用此蒸馏器作蒸馏实验,蒸出了酒度为 26.6-20.4的蒸馏酒。在安徽滁洲也出土了一件类似的青铜蒸馏器。所以有人认为东汉已有蒸馏酒。 蒸馏酒起源于唐代:白居易(772-846年)的“荔枝新熟鸡冠色,烧酒初开琥珀光”中提到了烧酒。陶雍有"自到成都烧酒熟,不思身更入长安"的诗句。有些人认为这里所提到的烧酒即是蒸馏酒。但从唐代的《投荒杂录》记载了烧酒方法:“南方饮"既烧",即实酒满瓮,泥其上,以火烧方熟,不然不中饮”。显然不是蒸馏酒的操作,所以也很难判断唐代的烧酒是否就是蒸馏酒。 蒸馏酒起源于宋代:宋代的《丹房须知》中描述了蒸馏器“抽汞器”;南宋周去非在1178年写成的《岭外代答》中记载了一种广西人升练“银朱” 的用具,基本结构与《丹房须知》 中的描述大致相同;南宋张世南的《游宦纪闻》卷五记载了一例蒸馏器,用于蒸馏花露。所以蒸馏酒也可能起源于宋代。 蒸馏酒起源于元代: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写道:“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蒸令汽上,用器承取滴露,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近时惟以糯米或粳米或黍或大麦蒸熟,以普瓦蒸取。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 辛、甘、大热、有大毒。过饮败胃伤胆,丧心损寿,甚则黑肠腐胃而死。与姜、蒜同食,令人生痔。盐、冷水、绿豆粉解其毒。”清代檀萃的《滇海虞衡志》中说:“盖烧酒名酒露,元初传入中国, 中国人无处不饮乎烧酒”。章穆的《饮食辨》中说:“烧酒又名火酒,《饮膳正要》曰"阿剌吉’。番语也(外来语--著者注),盖此酒本非古法,元末暹罗及荷兰等处人始传其法于中土”。不管是自己的发明还是外国的传入,蒸馏酒最迟应该起源于元代。 新工艺酿酒与传统酿酒工艺有哪些区别? 一:从酿酒原材料看: 传统的酿酒工艺对原材料的要求非常的高,有着“高粱香、玉米甜、大麦冲、小麦净”的说法。 现代酿酒对原材料的要求是一样的,根本区别不是在这里。大家需要首先来明白一个概念,这里所说的传统酿酒技术并不是老的意思,也不是只有在古代在以前使用的方法,指的是传统的技术。 二:从酿酒的过程看: 传统的酿酒技术的过程基本是:原料→浸泡→初蒸→焖粮→复蒸→摊凉→加曲→装箱培菌→配槽→装桶发酵→蒸馏→成品酒。生料酿酒成败的关键在于酒曲,这种酒曲既要能将生淀粉转化为糖,又要同时将糖转化为酒精,而且还要保证有较高的出酒率和较完美的口感。 现代的酿酒技术主要是酿酒的时间在不断的缩短,因为现在已经有了微生物的研究,现代酿酒的基础之一是微生物学和生物化学,从民国开始,对酿酒微生物进行研究,从大曲和小曲中筛选微生物,三十年代至七十年代,主要目的是研究酒曲微生物的淀粉分解能力,以期提高出酒率,如五六十年代对大曲生产工艺技术的总结提高所做的工作;从八十年代开始,注重酒曲及酒窖泥中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对酒的风味的影响,以期提高酒的质量。如利用优良酒曲和酵母菌,在酒醅中泼洒己酸菌培养液等。此外还采用回醅发酵,即长期反复发酵的酒醅,配加在新酒醅中,以老醅带新醅,进行发酵的措施。或采用回糟发酵。有的也采用回酒发酵,成品酒依次分为头级酒,二级酒,三级酒。二级酒倒回酒新酒醅中,再次入窖发酵,再次蒸馏,可将二级酒变为头级酒。发酵的技术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节省了原料,但是所含的成分并不一样,传统的酿造技术主要是保留了材料最原始的味道,两者各有所长。 总体来说新工艺酿酒和传统工艺酿酒各有所长,传统酿酒工艺在原料的把控上非常注重,原料的好坏决定了酒的质感和口感,新工艺酿酒则在技术方面比较有优势,但仍旧延续了传统酿酒遗留下的一些比较实用的流程和手法,将新旧酿酒工艺相结合,在传统酿酒的基础上进行了革新,将我国酿酒传统不断的发扬光大,酿造出了更多优质、备受国人喜爱的好酒。